園林植物在配置的時候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科學設計、重視生物多樣性和藝術性的原則,同時還要注意觀花和觀葉植物相結合、層次感、季節性等事項,下面就帶大家具體分析下園林植物配置需遵循的原則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園林植物配置需遵循的原則
1、因地制宜,科學設計
根據立地條件,結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點和對環境要求來安排,使各種植物生長并生長得好。城鎮綠化中引進一些適宜的樹種是非常必要的,但相比之下使用鄉土樹種更為可靠、廉價和安全,因此這兩者都應該受到重視。北方城鎮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常綠樹種資源有限,在冬季缺少綠色。因此許多城鎮都非常注意常綠樹種的引進。
2、重視生物多樣性
地球上多數自然群落不是單一的植物區系所組成的,而是多種植物和生物的組合,符合自然規律和風貌的園林建設,必須重視生物多樣性。如果植物種群單一,在生態上是貧乏的,在景觀上也是單調的,園林植物配置注意喬、灌、草結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穩定性,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護,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間,葉面積指數增加,也能提高生態效益,有利于提高環境質量。
3、藝術性原則
藝術性原則植物配置不是綠色植物的堆積,而是在審美基礎上的藝術配置,是園林藝術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在植物配置中,應遵循統一、調和、均衡、韻律等基本美學原則。這就需要在進行植物配置時。熟練掌握各種植物材料的觀賞特性和造景功能,對植物配置效果整體把握,根據美學原則和人們的觀賞要求進行合理配置,豐富群落美感,提高觀賞價值,渲染空間氣氛。
園林植物配置需要注意的問題
1、觀花和觀葉植物相結合
觀賞花木中有一類葉色漂亮、多變的植物,如葉色紫紅的紅葉李、紅楓,秋季變紅葉的槭樹類,變黃葉的銀杏等均很漂亮,和觀花植物組合可延長觀賞期,同時這些觀葉樹也可作為主景放在顯要位置上。
就是常綠樹種也有不同程度的觀賞效果,如淡綠色的柳樹、草坪, 淺綠色的梧桐,深綠色的香樟, 暗綠色的油松、云杉等,選擇色度對比大的種類進行搭配效果更好。
2、注意層次
分層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藝術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葉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層次更加豐富。由低到高,四層排列,構成綠、紅、黃等多層樹叢。不同花期的種類分層配置,可使觀賞期延長。
3、配置植物要有明顯的季節性
避免單調、 造作和雷同, 形成春季繁花似錦, 夏季綠樹成蔭,秋季葉色多變,冬季銀裝素裹,景觀各異,近似自然風光,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及其變化,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總的配置效果應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綠,即所謂“春意早臨花爭艷,夏季濃蒼翠不蕭條”的設計原剛。在林木配置中, 常綠的比例占1/3--1/4較合適, 枝葉茂密的比枝葉少的效果好,闊葉樹比針葉樹效果好,喬灌木搭配的比只種喬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無草坪的效果好, 多樣種植物比純林效果好。
另外,也可選用一些藥用植物、果樹等有經濟價值的植物來配置,使游人來到林木蔥蔥、花草繁茂的綠地或漫步在林蔭道上,但覺滿目青翠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4、草本花卉可彌補木本花木的不足
園林植物配置應在色澤、花型、樹冠形狀和高度、植物壽命和生長勢等方面相互協調。同時,還應考慮到每個組合內部植物構成的比例,及這種結構本身與游覽路線的關系。 設計每個組合還應考慮周圍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幾個組合之間的關系。
上面就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園林植物配置需遵循的原則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的相關內容,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歡迎大家咨詢我們!